72779太阳集团游戏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机电行业人才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走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之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按照能力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企业实际生产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构建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教学目标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教学场景对接工作场景、课程考核对接岗位技能考核、学校管理对接企业管理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中级工学制3年、高级工学制4年。
三、培养目标
通过对安阳市机电行业、企业的考察调研,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或课题)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一体化教学,以任务引领型的情景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理、实分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机电行业、企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为安阳市机电行业、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在各企业单位及相关部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安装、 调试、检测、运行、维修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加工制造类企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群)如下:
专业(技能)方向及主要就业岗位 向及主要就业岗位(群) |
序号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1 |
电工 |
电工 |
机电产品维修 |
2 |
机修钳工 |
机修钳工 |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
五、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具备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
(3)具有本专业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4)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节能环保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专业知识要求
(1)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熟悉绘制电气图样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方法;
(3)了解典型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熟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及一般操作 方法;
(4)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机 械工程材料性能;
(5)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的方 法;
(6)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掌握企业常用电机与变压器 相关知识;
(7)了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和典型机电设备各单元间的通信 接口技术;
(8)初步掌握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结构、指令代码,能读懂筒单 的PLC程序,会编写筒单程序;
(9)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10)了解机电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信息。
3、职业能力要求
(1)具备识读一般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筒单装配图样和电气图样的能 力;
(2)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一般复杂程度机械或电气图样的初步能力;
(3)具备机械加工和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触电急救及电气故障应 急处理的能力;具备选用电机与变压器的初步能力;
(4)具备PLC机电设备的安装操作的初步能力;
(5)具备生产一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
(6)具备机、电、液、气联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 力;
(7)备对机电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8)具备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能力;
(9)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六、人才培养模式
72779太阳集团游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以国家职业鉴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深入调研相关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及需求情况,结合行业专家与职教专家的意见,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全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实训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实际操作经验后,进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性实训,通过亲历一线生产获得感性认识,真正了解和熟悉企业技能岗位要求,找出自身专业技能差距,为进一步校内综合技能实训创造学习基础,利用在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内进行顶岗实习,全方位培养和验证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与职业能力。
1、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根据课程标准,强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转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以“学”为中心,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和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产教一体培养模式
把学生的实训课、学校实训工厂生产任务和在企业实践活动对接。学生既是学校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实习员工。同时具备双重身份。实现了“教、学、做”合一,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节约了教学成本,而且为学校创造了效益。
(3) n+1订单培养模式
招工招生一体化,实行“n+1”人才培养模式,开办企业冠名班,比如2014年2至12月,我们对安阳水务集团公司新进员工开展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冠名“水厂班”, 1年的学习内容校企双方共同商定。n代表该专业通用知识和技能学习,1代表企业需求,即学习最后1年校企双方共同商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授课教师实施教学。校内教学有学校教师承担,企业顶岗实训由企业安排经验丰富一线工程师或技师授课传授技艺。在顶岗实训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在企业现场实施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理论实践相融合,学生毕业后到定向的企业就业。近几年来,学校加大校企联合力度,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极大提升了行业认可程度。
2、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1)修订教学计划,构建“五个一致性”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即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的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
(2)做好一体化教学设计,强化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上按照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集体备课、团队教学,小班上课(每班不超过30人)。全校统一按照一体化教学工作流程逐步开展“六步教学法”组织实施教学。
(3)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以各专业真实工作场景为核心,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教学和实训环境,使学校的教学同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效对接,组织教师和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开展技能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完成课题,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一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以学生的就业需要和未来发展为中心;二是学生参加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三是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3、强化师资培训,打造一体化教师团队。
充分发挥72779太阳集团游戏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聘请校外专家来本校讲课或研讨;实现了教学的优势资源共享,提升了一体化教学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为尽快培养一体化教师,我们采用一带二、二带四的扩散式培养方式,用最少的时间使我们的教师队伍都能胜任一体化教学。另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家培训和下企业实践锻炼。
4、构建理实一体学习工作站。
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建设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学习工作站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为一体职业(专业)学习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合理规划了六大功能分区(讲授区、讨论区、资讯区、实训区、物料区、展示区)。
七、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
基础课程 |
德育\体育\语文\数学\创业创新\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 |
核心课程 |
机械与电气识图、电气测量 |
机械与电气识图 |
工程制图 |
电工EDA |
电气测量 |
极限配合与机械测量 |
相关机械知识 |
机械基础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配 |
钳工技能训练 |
数控技术 |
电工专业基础知识 |
电工基础 |
电子技术 |
安全用电及电工材料 |
电机与变压器 |
专门化方向课程 |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
变频技术及应用 |
可编程序控制技术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
工厂变配电技术 |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 |
高级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 |
高级维修电工专业技能训练 |
八、 指导性教学安排
1、学年制教学指导方案
序 号 |
课 程 |
总学时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第4 学年 |
理10 |
实10 |
理10 |
实10 |
理10 |
实10 |
理10 |
实10 |
理10 |
实10 |
理10 |
实10 |
1 |
德育(二)(三) |
60 |
2 |
|
2 |
|
2 |
|
|
|
|
|
|
|
顶 岗 实 习 |
2 |
体育 |
40 |
2 |
|
2 |
|
|
|
|
|
|
|
|
|
3 |
语文(第五版)上下册 |
80 |
4 |
|
4 |
|
|
|
|
|
|
|
|
|
4 |
数学 (第四版)上下册 |
80 |
8 |
|
|
|
|
|
|
|
|
|
|
|
5 |
电工基础 |
100 |
8 |
|
2 |
|
|
|
|
|
|
|
|
|
6 |
电子技术基础 |
120 |
|
|
6 |
|
6 |
|
|
|
|
|
|
|
7 |
机械与电气识图 |
60 |
6 |
|
|
|
|
|
|
|
|
|
|
|
8 |
机械基础 |
120 |
|
|
4 |
|
4 |
|
4 |
|
|
|
|
|
9 |
电机与变压器 |
100 |
|
|
6 |
|
4 |
|
|
|
|
|
|
|
10 |
安全用电 |
40 |
|
|
|
|
4 |
|
|
|
|
|
|
|
11 |
电工材料 |
20 |
|
|
|
|
|
|
2 |
|
|
|
|
|
12 |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
80 |
|
|
|
|
4 |
|
4 |
|
|
|
|
|
13 |
公差 |
40 |
|
|
4 |
|
|
|
|
|
|
|
|
|
14 |
微型计算机应用 |
60 |
|
|
|
|
|
|
6 |
|
|
|
|
|
15 |
创新与创业 |
40 |
|
|
|
|
2 |
|
2 |
|
|
|
|
|
16 |
电工EDA |
60 |
|
|
|
|
|
|
6 |
|
|
|
|
|
17 |
变频技术及应用 |
40 |
|
|
|
|
4 |
|
|
|
|
|
|
|
18 |
可编程控制技术 PLC |
60 |
|
|
|
|
|
|
6 |
|
|
|
|
|
19 |
高等数学 |
40 |
|
|
|
|
|
|
|
|
4 |
|
|
|
20 |
电工基础(高级) |
40 |
|
|
|
|
|
|
|
|
4 |
|
|
|
21 |
电子技术(高级) |
40 |
|
|
|
|
|
|
|
|
4 |
|
|
|
22 |
数控技术 |
60 |
|
|
|
|
|
|
|
|
|
|
6 |
|
23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60 |
|
|
|
|
|
|
|
|
6 |
|
|
|
24 |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
100 |
|
|
|
|
|
|
|
|
4 |
|
6 |
|
25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配 |
80 |
|
|
|
|
|
|
|
|
4 |
|
4 |
|
26 |
工程制图 |
60 |
|
|
|
|
|
|
|
|
|
|
6 |
|
27 |
电气测量 |
40 |
|
|
|
|
|
|
|
|
|
|
4 |
|
28 |
工厂变配电技术B02-4261 |
80 |
|
|
|
|
|
|
|
|
4 |
|
4 |
|
1 |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中)1-2 |
420 |
|
120 |
|
|
|
300 |
|
|
|
|
|
|
2 |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
480 |
|
180 |
|
240 |
|
|
|
|
|
|
|
|
3 |
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 |
|
|
|
|
|
|
|
|
|
|
4 |
钳工技能训练(中) |
120 |
|
|
|
|
|
|
|
|
|
120 |
|
|
5 |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上册) |
360 |
|
|
|
60 |
|
|
|
180 |
|
|
|
|
6 |
高级维修电工专业技能训练 |
300 |
|
|
|
|
|
|
|
120 |
|
180 |
|
|
7 |
高级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 |
60 |
|
|
|
|
|
|
|
|
|
|
|
60 |
8 |
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下册) |
120 |
|
|
|
|
|
|
|
|
|
|
|
120 |
9 |
变频变流技术 4 B02-5602 |
120 |
|
|
|
|
|
|
|
|
|
|
|
120 |
2、一体化教材
(1)教学计划中《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公差》采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类专业一体化精品教材,按理实一体化开展教学。
(2)《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活页)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3年出版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材,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同时配套《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开展教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上册)》、《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实训(下册)》、《可编程序控制技术》为自编校本教材。其余教材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通用类教材,或电工类专业基础平台教材。
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本方案为学年制,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德育、体育、创业创新按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专业课程以专业“够用”为原则,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当调整。
(3)本方案中,岗位实习未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学校可根据劳动部门相关规定、企业要求、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制定。
3、一体化教师
《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活页)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按照每门课程配备两名一体化教师计算,大约共需10名一体化教师,一体化师资培养采用外出学习、校内培训、校内传帮带等方式。
4、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根据72779太阳集团游戏实际情况,先选定部分课程、部分班级试行一体化教学,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1)本方案是为实施72779太阳集团游戏在校生初中、高中起点高级工、预备技师提出的教学安排方案,72779太阳集团游戏招生的初中毕业生高级工学制4年,在校学习3年,下厂顶岗实习1年;预备技师学制5年,在校学习3年半,下厂顶岗实习1.5年。72779太阳集团游戏招生的高中毕业生高级工学制3年,在校学习2年,下厂顶岗实习1年;预备技师学制4年,在校学习2年半,下厂顶岗实习1.5年。采用分阶段教学,预备技师班先完成高级工阶段的课程,再进入预备技师阶段课程的学习。
(2)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改革教学内容,逐步建设基于生产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工学一体、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内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产品工艺要求;为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主要通过顶岗实习掌握企业生产加工工艺的制定、操作加工、产品测量、设备检修等全过程。
(3)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如富士康、鑫盛机床、凯地电磁铁等企业。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师生参加国家、省、市的专业技能竞赛,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注重传授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
(4)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本地或外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企业文化,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增强学习动力。邀请本地企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到学校做专题报告。介绍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创业经历,帮助同学们树立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撰写技术总结等的专业写作能力。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工艺方案或流程、技术专题讲义、技术论文等形式组织实施;锻炼培训指导及组织能力。